脂肪酸在粘膜免疫反應、腸道上皮屏障功能、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發揮著重要作用。日糧脂肪酸組成和分子結構(脂肪酸鏈長度和雙鍵數量)影響著脂肪酸消化吸收、代謝,及其生物活性。仔豬斷奶后腸道發育不完善,尚未完全形成的免疫功能非常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侵襲。通過母豬日糧調節乳脂肪酸組成,或者斷奶仔豬日糧脂肪來源,可以改善斷奶仔豬生長性能、腸道健康和功能。推薦閱讀:熱應激對家禽腸道健康的影響
中鏈脂肪酸可以直接吸收進入血液,并能給腸上皮細胞提供能量。此外,中鏈脂肪酸同短鏈脂肪酸一樣具有抑菌效果,可能阻止腸道病原菌的過度生長。必需脂肪酸(亞油酸和α-亞麻酸)是合成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n-3,n-6)的基礎。亞油酸和α-亞麻酸到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n-3,n-6)的轉變影響著代謝物的分子結構和細菌感染后的炎癥反應、其它免疫反應。通過調整哺乳母豬日糧管理影響n-3,n-6多不飽和脂肪酸從母乳向仔豬的轉移,仔豬腸道組織和細胞膜對n-3,n-6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吸收,在這些組織中脂肪酸對免疫反應和上皮屏障功能發揮著重要的生理活性。魚油中的n-3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影響豬腸道健康和功能,這對仔豬斷奶后容易發炎的過渡階段具有重要意義。細胞膜上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影響其對氧化應激的耐受程度。伴隨著感染性疾病的氧化應激、脂質過氧化物的形成和其它活性氧產物可能會損傷腸道屏障功能。來源于飼料的脂肪酸過氧化物可能與其它脂溶性物質一起被吸收,從而損害腸道功能。因此對于腸道細胞來說抗氧化保護非常重要。
總之,調節日糧脂肪酸組成會影響豬腸道健康和功能,并在生產中的應激階段(如斷奶)維持正常的免疫系統、調節機體對傳染性疾病的抵抗力。
2020. J. Anim. Sci. 98(4): skaa086
DOI:https://doi.org/10.1093/jas/skaa086